首页 > 试验公示和查询 >详细信息
更新时间:   2021-03-25

上海LM-061片I期临床试验-激酶抑制剂 LM-061片剂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、耐受性、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初步疗效的开放标签 、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I/II期临床研究

上海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开展的LM-061片I期临床试验信息,需要患者受试者,主要适应症为实体瘤
  上一个试验     目前是第 2974 个试验/共 19731 个试验     下一个试验  
登记号 CTR20210579 试验状态 进行中
申请人联系人 朱娟娟 首次公示信息日期 2021-03-25
申请人名称 上海礼新医药研发有限公司
一、题目和背景信息
登记号 CTR20210579
相关登记号 暂无
药物名称 LM-061片
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
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
适应症 实体瘤
试验专业题目 激酶抑制剂 LM-061片剂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、耐受性、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初步疗效的开放标签 、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I/II期临床研究
试验通俗题目 激酶抑制剂 LM-061片剂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、耐受性、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初步疗效的开放标签 、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I/II期临床研究
试验方案编号 LM061-01-101 方案最新版本号 V1.0
版本日期: 2020-12-15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
二、申请人信息
申请人名称
1
联系人姓名 朱娟娟 联系人座机 021-80168666 联系人手机号 13917933915
联系人Email JaneZhu@lanovamed.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-上海市-上海浦东新区金科路2889号长泰广场10座3层TC 联系人邮编 201203
三、临床试验信息
1、试验目的
I期剂量递增 主要目的: 1)评估LM-061片剂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; 2)确定LM-061片剂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剂量限制性毒性(DLT)和最大耐受剂量(MTD); 3)确定II期推荐剂量(RP2D)。 次要目的: 1)评估LM-061片剂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; 2)评估LM-061片剂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初步抗肿瘤活性; II期剂量扩展 主要目的: 评估LM-061片剂在c-MET异常的EGFR-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、肺肉瘤样腺癌、乳头状肾细胞癌、转移或局部晚期不可切的胃腺癌等患者中的抗肿瘤活性; 次要目的: 1)评估LM-061片剂在c-MET异常的EGFR-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、肺肉瘤样腺癌、乳头状肾细胞癌、转移或局部晚期不可切的胃腺癌等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; 2)评估LM-061片剂在c-MET异常的EGFR-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、肺肉瘤样腺癌、乳头状肾细胞癌、转移或局部晚期不可切的胃腺癌等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。
2、试验设计
试验分类 安全性 试验分期 I期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
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
3、受试者信息
年龄 18岁(最小年龄)至 75岁(最大年龄)
性别 男+女
健康受试者
入选标准
1 自愿参加临床研究,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,能够遵守临床访视和研究相关的程序;
2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18~75周岁(包括边界值)的男性或女性患者;
3 受试人群:n剂量递增阶段: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,且标准治疗失败,或无标准治疗方案,或现阶段不适合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;n剂量扩展阶段:经组织学、细胞学确诊,且标准治疗失败,或无标准治疗方案,或现阶段不适合标准治疗的c-MET异常的晚期实体瘤患者,包括EGFR-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、肺肉瘤样腺癌;乳头状肾细胞癌;转移或局部晚期不可切的胃腺癌;nc-MET异常定义为中心实验室检测后满足以下情况之一:n1)c-MET免疫组化(IHC)表达异常:50%以上的肿瘤细胞中强着色(2+及以上);n2)MET扩增阳性:MET/CEP 7 ≥2或GCN ≥5;n3)MET 14外显子跳跃缺失突变;
4 ECOG体力评分0-1分;
5 预计生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;
6 骨髓储备和器官的功能水平必须符合下列要求(无正在进行的持续性支持性治疗):n骨髓储备:中性粒细胞计数(ANC)≥1.5×109/L,血小板计数(PLT)≥ 90×109/L,以及血红蛋白(HGB)>9.0 g/dL(14天内未接受过输血或造血刺激因子治疗);n凝血功能:凝血酶原时间(PT)和国际标准化比值(INR)≤1.5;n肝脏功能:总胆红素(TBIL)≤ 1.5×ULN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≤ 2.5×ULN,如有肝转移,则ALT或AST≤ 5×ULN;n肾功能:肌酐清除率≥50 mL/min(采用 Cockcroft -Gault 公式,见附录1)或血清肌酐≤1.5×ULN;尿蛋白定性≤1+或尿蛋白定性≥2+,但24小时尿蛋白
7 按照RECIST v1.1标准,剂量递增阶段至少有一个可评估的肿瘤病灶;剂量扩展阶段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肿瘤病灶;
8 有生育能力的合格患者(男性和女性)必须同意在试验期间和末次用药后至少3个月内与其伴侣一起使用可靠的避孕方法(激素或屏障法或禁欲等);育龄期的女性患者在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3天内的妊娠试验必须为阴性。
排除标准
1 (仅限剂量扩展阶段)曾经接受或正在接受任何针对c-MET或HGF的治疗(例如,但不限于克唑替尼,沃利替尼等);
2 在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4周内接受过化疗、放疗、生物治疗、内分泌治疗、免疫哨卡抑制剂治疗等抗肿瘤治疗,除外以下几项:n1)t亚硝基脲或丝裂霉素C为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6周内;n2)t口服氟尿嘧啶类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为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2周或药物的5个半衰期内(以时间长的为准);n3)t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药为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2周内;
3 在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4周内接受过其它未上市的临床试验药物或治疗;
4 在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4周内接受过主要脏器外科手术(不包括穿刺活检)或出现过显著外伤或牙科侵入性操作(如拔牙、种植牙),或需要在试验期间接受择期手术;
5 在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4周内有严重的无法愈合的伤口/溃疡/骨骨折;
6 正在服用(或在试验首次给药至少1周前不能够停用)任何已知强抑制或强诱导CYP3A4的药物;
7 肿瘤的组织病理类型为头颈部或肺鳞癌,或其他经研究者判断肿瘤病灶具有出血倾向者;
8 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6个月内发生3级及以上出血事件,或目前存在≥2级出血或经研究者判断具有高出血风险的因素(如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);
9 既往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尚未恢复到CTCAE 5.0等级评价≤1级(研究者判断无安全风险的毒性除外,如脱发、2级外周神经毒性等);
10 具有临床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或脑膜转移,或有其他证据表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或脑膜转移灶尚未控制,经研究者判断不适合入组;
11 (仅限剂量扩展阶段)在入组前2年内有其他恶性肿瘤史者,以下肿瘤疾病除外:皮肤基底细胞癌、宫颈原位癌、乳腺原位癌、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经治疗已经得到控制者;
12 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6个月内发生胃肠道穿孔、腹腔瘘或腹腔内脓肿,或目前经研究者判断存在空腔脏器穿孔/瘘管形成的高风险因素(如肿瘤浸润空腔脏器壁外层)、炎性肠病(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)、憩室炎、胆囊炎、症状性胆管炎或阑尾炎;
13 无法口服药物,或存在经研究者判断严重影响胃肠道吸收的状况,如吞咽困难、治疗难以控制的恶心和呕吐、肠梗阻、胃出口梗阻等;
14 存在活动性感染,且目前需要系统性抗感染治疗者;
15 HIV感染,活动性HBV感染(HBV DNA超过正常值上限),活动性HCV感染(HCV RNA超过正常值上限);
16 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史,包括但不限于:n1)t有严重的心脏节律或传导异常,如需要临床干预的室性心律失常、Ⅱ-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;n2)t需要治疗性抗凝的血栓栓塞事件,或具有静脉滤器的受试者;n3)t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(NYHA)标准,III~IV级心功能不全者;n4)t首次给药前6个月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、充血性心力衰竭、主动脉夹层、脑卒中或其他3级及以上心脑血管事件;n5)t临床无法控制的高血压(经标准抗高血压治疗后血压仍无法控制在收缩压
17 临床无法控制的第三间隙积液,经研究者判断不适合入组;
18 已知有药物滥用史;
19 精神疾病障碍者或依从性差者;
20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;
21 无法耐受静脉采血者;
22 已知对LM-061片剂或其任何辅料成分【C80(一水乳糖和粉末纤维素),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,硬脂酸镁,欧巴代I(包衣粉)】过敏;
23 研究者认为受试者存在其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史、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合参加本临床研究。
4、试验分组
试验药
序号 名称 用法
1 中文通用名:LM-061片
英文通用名:LM-061Tablets
商品名称:NA
剂型:薄膜衣片
规格:2.5mg/30片/瓶
用法用量:剂量递增研究,第一个剂量组2.5mg采用加速滴定的递增方式,其他六个剂量组5mg、10mg、20mg、30mg、40mg、60mg采用i3+3剂量递增方式
用药时程:每天1次,连续28天(4周)为一个治疗周期
2 中文通用名:LM-061片
英文通用名:LM-061Tablets
商品名称:NA
剂型:薄膜衣片
规格:10mg/30片/瓶
用法用量:剂量递增研究,第一个剂量组2.5mg采用加速滴定的递增方式,其他六个剂量组5mg、10mg、20mg、30mg、40mg、60mg采用i3+3剂量递增方式
用药时程:每天1次,连续28天(4周)为一个治疗周期
对照药
序号 名称 用法
5、终点指标
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
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
1 安全性和耐受性终点:不良事件(AE)/严重不良事件(SAE)、生命体征、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(血常规、血生化、尿常规、凝血功能、心肌酶)、超声心动图、12导联心电图等; 每个剂量组所有受试者完成DLT后 安全性指标
2 剂量限制性毒性(DLT) 每个剂量组所有受试者完成DLT后 安全性指标
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
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
1 药代动力学(PK)终点:LM-061的PK参数 每个剂量组所有受试者完成DLT后 安全性指标
2 初步疗效终点 每个剂量组所有受试者完成DLT后 有效性指标
四、研究者信息
1、主要研究者信息
1 姓名 李进 学位 博士生导师 职称 医学部主任
电话 021-38804518 Email lijin@csco.org.cn 邮政地址 上海市-上海市-浦东新区云台路1800号
邮编 200123 单位名称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
2、各参加机构信息
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省(州) 城市
1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李进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
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沈伟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
3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(山东省肿瘤医院) 李因涛 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
五、伦理委员会信息
序号 名称 审查结论 批准日期/备案日期
1 上海市东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批件 同意 2021-03-09
六、试验状态信息
1、试验状态
进行中(招募中)
2、试验人数
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: 87 ;
已入组人数 国内: 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;
实际入组总人数 国内: 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;
3、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
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:2021-05-20;    
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: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;    
试验完成日期 国内: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;    
TOP
  上一个试验     目前是第 2974 个试验/共 19731 个试验     下一个试验